近日,多個省采/省聯采消息頻出:網傳浙江第四批集采在路上,涉及多款重磅中成藥及生物藥;新疆中部聯盟集采來襲,664個品種位列其中;廣州GPO擬對25個急搶救、短缺藥的原料藥采購供應進行摸排;河南牽頭19省市啟動24個品種(大多為短缺藥)集采......
數據顯示,24個擬納入集采品種2022年在19省公立醫院終端的合計銷售規模超過14億元。集采范圍全面擴容,生物藥集采再掀熱潮,5款2022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10億的單抗成熱門選手。
01
生物藥集采提上日程
5個超10億品種當仁不讓
日前,正大天晴藥業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NMPA批準上市,成為國內第3款獲批的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。不難發現,生物藥市場競爭日漸火熱,生物藥納入集采亦是大勢所趨。
據不完全統計,國內生物藥及生物類似藥獲批企業≥3家的品種有7個,包括貝伐珠單抗注射液、注射用曲妥珠單抗、利妥昔單抗注射液、阿達木單抗注射液、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、地舒單抗注射液以及托珠單抗注射液。數據顯示,上述品種2022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、縣級公立醫院、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(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)終端銷售規模分別超過77、65、46、15、10、6及2億元。市場體量大、競爭格局飽和,這些品種顯然是納入新一輪國采的首選。
有望納入新一輪國采的生物藥
此外,干擾素、人生長激素、人白介素等多個生物藥大類的競爭格局均達到4家及以上,如注射用人白介素-2已有深圳科興生物、四環生物、三生制藥等9家企業的生物藥獲批生產;人干擾素α-2b注射液已有海伯爾生物、北京凱因、安科生物、華新生物及未名生物5家企業的生物藥獲批生產……以上藥品大類有望以專項集采(如第六批胰島素集采)的形式納入國采。
第八批集采即將落地執行,第九批國采已經提上日程。至于新一輪集采到底納入哪些品種,目前尚未有定論。而對生物藥而言,其關注度一直很高的原因主要有四點:一是創新藥或者改良型新藥多;二是價格相對偏高;三是無法開展一致性評價;四是近幾年生物藥是研發熱點,也是國談的熱點產品。
02
集采覆蓋范圍廣
準入品種層層篩選
6月9日,河南省牽頭的新一輪聯盟藥品集采順利完成了企業報名工作,開標之日步步逼近。
細看集采范圍,河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廣西、海南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陜西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及其生產建設兵團等19?。▍^、兵團)組成了此次省際聯盟(下文簡稱“19省聯盟集采”),涉及省份之多,覆蓋范圍之廣,本次聯盟集采也被業內稱之為“小國采”。
此外,擬納入品種方面也進行了層層篩選。早在今年5月初,業內便流傳出河南邀請有關省份組成集采省際聯盟,擬對肌苷注射劑、苯唑西林注射劑等31個品種開展集中帶量采購的消息。
直到5月底,河南省醫保局正式發文啟動19省聯盟集采。與網傳文件相比,正式文件中的擬納入品種縮減至24個,奧硝唑氯化鈉注射劑(含左奧硝唑氯化鈉注射劑)、碳酸鈣D(Ⅱ)口服常釋劑、氯化鉀注射劑、噻托溴銨粉霧劑、尼可地爾口服常釋劑、碳酸鈣D3顆粒劑以及乳酸鈉林格注射劑等均從名單中剔除。
綜合來看,24個擬納入集采的品種中,大多企業競爭格局比較充分,部分產品獲批企業數多達百余家。若此次聯盟集采最終落地執行,其產品市場勢必迎來一次大洗牌。
03
14億市場格局重塑
注射劑成主力,短缺藥占比高
此次19省聯盟集采擬納入21個注射劑,占比超過80%,2個口服常釋劑以及1個散劑。其中化學藥有23個,除碳酸氫鈉注射劑及硝酸甘油注射劑外,其余均是未過評品種;生物藥則有1個,為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劑。
從治療大類看,血液和造血系統藥物為主力,有6個品種入圍;全身用抗感染藥物(5個)、消化系統及代謝藥(4個)和心腦血管系統藥物(4個)、呼吸系統用藥(2個)緊隨其后;肌肉-骨骼系統用藥、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、以及生殖泌尿系統和性激素類藥物則各有1個。
擬納入19省聯盟集采品種名單
24個擬納入集采的品種中,既有硝酸甘油注射劑、凝血酶散劑、維生素K1注射劑等被(曾被)納入國家(省、市)短缺藥目錄的品種,也有環磷腺苷注射劑、二羥丙茶堿注射劑、尿激酶注射劑等非基藥品種,亦有磷霉素鈉注射劑、苯海拉明注射劑、肌苷注射劑等2022年在上述19省市公立醫院終端銷售增速超三位數的潛力品種。
作為臨床急救藥,近年來硝酸甘油注射劑曾因原料藥漲價、停產等造成生產供應不足而多次成為業內焦點。數據顯示,硝酸甘油注射劑(1ml:5mg)2021年全國平均中標價約28元/支,與2020年(約17元/支)相比,增長了64.7%。通過對比發現,2023年5月該藥的全國平均中標價回落至14.21元/支,已遠低于2022全年的水平(約25元/支)。
近年來硝酸甘油注射劑(1ml:5mg)全國中標情況
磷霉素鈉注射劑屬于廣譜抗生素,適用于孕婦及5歲以下兒童、肝臟衰竭患者、血透析患者等。數據顯示,近年來該藥在上述19省公立醫院終端銷售規模逐年擴容,2022年突破3800萬元,同比增長236.85%,頭部企業東北制藥市占比超過九成。目前國內擁有磷霉素鈉注射劑生產批文的企業有15家,包括科倫制藥、振東制藥、哈藥集團等。
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劑是擬納入本次集采的唯一一款生物藥,也是近年來被四川、浙江、陜西等多?。ㄊ校┝腥攵倘彼幠夸浀?ldquo;???rdquo;。數據顯示,目前獲批生產該藥的企業有19家之多,但受血源不足等因素影響,原料及成藥生產成本偏高,同時又因定價限制,相關企業生產積極性并不理想;醫院端考慮到產品特性及成本,也不愿多儲備。久而久之,便出現“一藥難求”的現象。
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劑企業獲批情況
此外,還有尿激酶注射劑、去乙酰毛花苷注射劑、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(含門冬氨酸鉀鎂葡萄糖注射劑)等多款短缺藥擬納入此次聯盟集采??梢?,進一步保障短缺藥臨床供應將成為未來集采的重要目標之一。
數據顯示,在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,上述19省2021年、2022年化學藥(含生物藥)合計銷售規模均在640億元以上。本次聯盟集采擬納入24個品種,2022年在19省公立醫院終端的合計銷售規模超過14億元。
19省公立醫院終端化學藥(含生物藥)銷售規模(單位:億元)
04
結語
今年以來,國家醫保局多次發文釋放信號:力爭年內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總數累計達到450個以上......實現在化學藥、生物藥、中成藥全方位推進的集采格局;重點指導湖北牽頭擴大中成藥聯盟集采范圍,江西牽頭開展干擾素聯盟集采,廣東牽頭開展易短缺和急搶救藥聯盟集采等??梢灶A見,未來不僅在國家層面,地方集采也將呈現“百花齊放”的發展態勢。
文章來源:賽柏藍